top of page

中华传统武术双赛事 邀全球武林高手明秋温哥华打擂台


(文/Danny, 馨元;图/Lilian, Richard; 最初发布于2019年7月6日) “加拿大(温哥华)全球中华传统武术综合搏击MMA大赛、全球中华传统武术代表性拳种套路大赛”新闻发布会于2019年7月5日在加拿大少林寺文化中心圆满举办。



众多嘉宾、各大媒体、各大企事业单位代表、各大社团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上百人拨冗出席了此次新闻发佈会。Stanley主持了此次新闻发布会。



本拿比市议员James Wang、列治文市议员 Chak Au、温哥华前副市长 Daniel Lee、国会议员苏立道助理 Eileen Chen、省议员屈洁冰助理 Tony Lu, 加拿大中华传统武术综合搏击MMA协会会长 Danny Lee、加拿大中华传统武术综合搏击MMA协会副会长 John Zuo、此次双赛事总裁判李建文、裁判长康庆武、中国著名导演邹卫平、凤凰加拿大节目中心主任祖克勤、温哥华《健康时报》社长何瑞娜等嘉宾出席了会议并逐一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一致认为: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少林功夫、武当内家拳系等代表性拳种技击术,堪称中国独创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因此推动中华传统武术综合搏击赛事迈向奥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加拿大多元文化的体现,也是世界的荣耀;他们共同预祝此次双赛事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武术名家、双赛事总裁判、上海体育学院李建文教授,中国武术名家、此次双赛事裁判长、南京师范大学康庆武教授专程从中国飞来温哥华出席了此次新闻发布会,并进行了赛前推广活动。




本次双赛事也将同时举办香港银都机构电影《少林寺之二》、中国著名导演邹卫平先生即将推出的电影《新南拳王》的海外选秀活动,希望籍此双赛事评选出男一号演员。



加拿大少林寺文化中心给予了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释延荻师傅代表加拿大少林寺文化中心出席了此次会议,支持此次全球性双赛事,支持中国武术迈向奥运。



此双赛事的推动也希望得到更多的、热爱中华传统武术的华人企业家,以及有情怀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希望各位多多参与进来,为进一步振兴中华传统武术、为推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武术早日被纳入奥运赛场尽一份心尽一份力!



出席此次新闻发布会的嘉宾还有:中华传统武术专家 Anping, Alice,贾世宝等;凤凰加拿大节目中心 Huoju; 摄影师 Richard, Lilian;文思移民多元文化服务协会主席张馨元等。




感谢到会媒体:


凤凰加拿大节目中心

新时代电视

城市电视

明报

星岛日报

大华商报

健康时报

环球华报

温哥华的天空

文思传媒

Richard Sun 摄影

Lilian 摄影

……


主办单位:加拿大中华传统武术综合搏击MMA协会


协办单位:


世界功夫联盟国际功夫委员会北美理事会

中国上海体育学院

中国南京师范大学

卧云楼(广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加拿大唐代影业

文思移民与多元文化服务协会


支持单位


加拿大少林寺文化中心

中国功夫文化发展委员会

世界功夫联盟

国际功夫委员会


联络电话:778-938-8799

微信:DannyLeeTCM

Email: CTMMAlee@hotmail.com







---------------------------


为进一步促进中加经济、贸易、文化、友谊的发展,增进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更好地融入加拿大多元文化社会,推动中华传统武术早日迈入奥运,经世界功夫联盟、 国际功夫委员会授权,中国功夫文化发展委员会授牌 (8月18日加拿大中华传统武术综合搏击MMA协会即将共同授权、授牌)的 “加拿大(温哥华)全球中华传统武术综合搏击MMA大赛、全球中华传统武术代表性拳种套路大赛”,将于明年10月在大温哥华地区隆重举行:


时间:2020年10月

地点:Richmond Olympic Oval

6111 River Road,Richmond B.C.,Canada


本次双赛事的宗旨是:创造历史,凸显加拿⼤多元文化特色,让华夏传统文化在世界发光,以正本清源的方式复兴中华传统武术,推动中华传统武术迈向奥运会。


本次双赛事的亮点是:在全球华人届首开先河,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中针对申请奥运项目,做出了开创性构想并付诸行动。对于中国武术迈入奥运开启了一条可⾏的思路,也点燃了中国武术通向奥运会的一盏明灯,推动了中华传统武术的革新发展,并且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不难预测,中国武术一旦被成功纳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对于中华传统武术在全球各个国家的发展都会带来具有中国功夫特色的巨大经济效益。


本次全球双赛事另一个亮点:


香港银都机构《少林林寺之二》,以及中国导演邹卫平先生将要推出的《新南拳王》 两部电影,将通过此两大赛事进行海外选秀活动,希望籍此从双赛事的比赛选手中评选出电影男一号。心怀“英雄”与“武侠”梦想的各位,机不可失,赶快报名吧,万一您的梦想就实现了呐!


就中国武术流传的历史来看,可以概括三个元素: 第一个元素是武术技击内外功法的应用内容;第二个是以由单式组合成的连环套路形式演练手眼身法步闪展胜挪且具有技击、健身、养生等内外兼备的内容;第三个元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其中有许多好的传统道德观对于中国武术在武学修为方面的深远影响。如习武先修德:尊师重道、扶弱济贫、见义勇为、打抱不平等。在技击应用中融入了中国古代的哲理,技击之术而不是以暴制暴、以蛮制蛮,是以借人之力、顺人之势、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技术方法。


世界搏击理论一律是强胜弱、大打小、快胜慢、有力打无力。唯有中国武术的技术理论,反其道而行之,在对抗性中是尚智不尚力、柔克刚、弱胜强。西方搏击术,完全立在先天自然之能的体力基础上的,练得皮粗肉糙,以力降人。


如果,针对中国武术这三个元素,进一步给中国武术进行根本性的剖析而言: 技击术和套路其实是一对体用的关系,套路尤如“体”,技击术尤如“用”;传统文化内涵是武术“体用”载体的灵魂。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表象。


同理,中国武术的流传发展是通过前人总结出来的具有技击防身养生的功法内容,为了方便继承流传下来,所以就有了各种武术套路的流传。所以,中国武术套路的流传其理含藏着多方面的内涵。所谓“体”就是根本的、第一性的; 所谓“用”就是从生的、第二性的。


因此,套路和技击术,是一对体用一源的道理。体就是永恆的基础,用是外在的表现。一源即是一本。以本与用相连并举,本就是用的根据,用就是本的发挥。体用一源就是说体用是相互统一的,并非彼此分离的两个根本。体是变化内在的根源,而变化是用、是外在的显发。


换言之中国武术套路原本价值,实质是由不同方式的技击术所组在一起的套路之体。技击术是不同方式实质性的应用,又如光有套路内容,没有技击术用的存 在,其理就是体用分离。譬如只有身体躺在床上,没有行走生活体用之能力,也是 失去了中国武术生命存在的条件,只凭武术的文化内涵就是空话。灵魂是附着在 体和用的载体之上,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


所以说主推中国武术搏击的赛事迈向奥运,也不要失去套路之体的资生。本体就是用的根据,推套路也不要疏忽竞技之用的密切联系。而且有首要与次要的分别,用就是本的发挥所在。否则中国武术载体就象是有残缺的身体,总之体用相互统一不分离。同理,做到三足鼎立才是全面继承发扬光大中国武术的真实魅力。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国独创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武术含有远比其他搏击术深厚而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深信中国武术是属于奥运会的。


期待通过在加拿大卑诗省大温哥华地区,搭起建立全球中华传统武术搏击与套路双赛事的桥梁。希望能够给卑诗省、大温哥华地区乃至于加拿大在贸易、文化、旅游等方面带来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这⼀个优秀的⺠族文化遗产早日推向奥运。



----------------------------


主办单位加拿大中华传统武术综合搏击协会介绍:

加拿大中华传统武术综合搏击协会于2018年12月10日由加拿大卑诗省政府批准成立。⽬前协会设在列治文市,创会会长为李龙城 Danny Lee。


本协会是:

中国文化部直属机构,中国功夫文化发展委员会北美唯一授牌组织,世界功夫联盟、国际功夫委员会北美唯一授权理事会组织。


协会宗旨:

传承加拿大多元文化的精神,发扬华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加拿大多元文化。复兴中华传统武术以正本清源的方式,推动中华传统武术综合搏击赛事与中华传统武术代表性拳种套路赛事,在加拿大建立全球赛事首站推广平台。


希望将这一堪称中国独创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早日推向奥运会,希望中国功夫文化早日登上奥运赛场,这应该是全球华人的骄傲,也是加拿大多元文化的荣耀。同时,藉此为卑诗省、大温哥华地区乃至加拿大在文化、旅游、贸易等方面带来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


会⻑⾧长简介:

李广东字(龙城) Danny Lee,6 岁开始习练家传武学,迄今近 50 年。少年时代曾经练习过少林长拳、大洪拳、小洪拳、十二路谭腿、少林棍等外家武术,随后又练习了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心意六合拳、武当剑、八卦剑、八卦刀等内家武术。多年前以武术家等专长移民加拿大。现为卑诗省注册中医针灸医师,加拿大中华传统武术综合搏击MMA协会会长,世界功夫联盟、国际功夫委员会北美理事会会长、加拿大中华传统文化国际发展协会会长。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YouTube Classic
  • Facebook Classic
  • Google Classic
  • Instagram App Icon
  • Pinterest App Icon
  • Twitter Classic
  • Tumblr Social Icon
  • Flickr Social Icon
bottom of page